位于前门大街向南的老天桥即将修复完成
模糊老照片还天桥原貌
天桥原址位于前门大街和天桥南大街的交汇处,“天桥”也因此得名。后来由于城市拓宽道路,原来的石桥消失,天桥开始了“有名无桥”的历史。
2012年,北京名城委办公室确定了四个名城保护,天桥景观恢复位列其中。
受名城委办公室的委托,文保、古建专家王世仁参与了天桥景观恢复的研究。
王世仁回忆,当时,他搜集了有关天桥的书籍,还有一些人对天桥的回忆。而有关天桥的历史照片很少,他只找到了两张。
“两张照片都比较模糊,一张是清朝时候的,可以看出是个拱桥,另一张是民国时期的,可以大概看出栏杆的样式。”
新桥位置向南偏移了40米
据2012年5月底市规划委网站公示的重建天桥方案,老天桥的遗址原位将以“印记”方式标示,而将石拱桥和石碑迁至南侧绿化带的前端。历史文化景观延伸成为景观带,同时作为整个天桥演艺区的开端。由于天桥遗址所在地已是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,因此在复建时,位置向南偏移了40米。
“原址建造是不可能的了,那里是道路中心,对交通影响太大。”王世仁透露,在方案公示前,名城委的专家们也普遍认可将桥向南移,毕竟仍在中轴线上。
而后,为了让老天桥的重建更加原汁原味,王世仁还找了一些清代桥梁建筑方面的书籍给天桥重建作参考。
王世仁表示,他已看过近日亮相的“新天桥”,他个人比较满意。新桥基本按照原样复建。
天桥档案
天桥位于在京城中轴线的珠市口以南、永定门以北。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修建天坛后,在中轴线与河流交汇处建起了一座单孔高拱桥。整座桥用汉白玉石料砌成。桥长约8米,宽约5米,桥基呈八字形。清雍正年间正式得名天桥。
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天桥改建成矮矮的石桥。1929年,因有轨电车行驶不便,就将天桥的桥身修平,但两旁仍有石栏杆。1934年展宽正阳门至永定门的马路,就将天桥两旁的石栏杆全部拆除,天桥也不复存在。 (记者马力)
探访
老天桥开放 引市民追忆
新修复的北京老天桥位于前门大街与天桥南大街交汇处,两座石碑和一座拱桥矗立在一片绿化带中间。
上周,新京报记者在现场看到,拱桥的两端用锁链拦着,市民只可在桥下观看,不能上桥。
几个岁数比较大的市民拿出手机对着新修复的天桥拍照留念。住在附近的王大妈今年已经72岁了,这几天她经常跟邻居来新修复的天桥遛弯,“自打出生就没见过老天桥,”但她听说,以前的桥挺破旧,跟现在这个不一样。
而今年81岁的丁大妈则记得自己小时候见过真正的老天桥,“那时桥下是条臭水沟,我经常在桥上玩”。老人家指着新修复的老天桥东北的位置说。
天桥演艺区建设指挥部产业促进处副处长刘强表示,老天桥已经向市民开放了,虽然地下通道还未完工,但他表示,地下通道只是此处景观的配套设施,不影响整体景观对外开放,“就跟地铁施工一样,建成一段开放一段。”(新京报记者 杜丁)
新闻来源:新京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