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华:160余年古建筑遭遇修缮困境


      白墙黑瓦,四合院精致典雅,门梁上雕刻的狮子栩栩如生……在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长塘徐村,有一批160多年历史的清代古建筑,它们是村里人的骄傲。早在2000年,花厅、16间头等都被列为金华市级文保点。然而,这些古建筑的命运却没有因此而改变,和其他有些年代的土木结构的老房子一样,也面临着年久失修的困境,尤其是随着天气转暖,古建筑内白蚁肆虐,有些构件几乎要被蛀空了。

      柱子空了,梁子掉下木屑,160年的木制老房白蚁肆虐

      长塘徐村位于浙江金华金东区源东乡东部,村里1100多人几乎都姓徐。让徐氏村民引以为豪的是,只有400多户的小村落,却藏着不少清代或者民国时期的古民居,其中5处是金华市级文保点。占地100多平方米的花厅,拱梁粗大,室内宽敞通透,如今成了村里的老年活动室;旁边一排建于清末的老房子,就是16间头,实木结构的房子上雕刻着各种精美的意象,目前还有人居住。

      这些市级文保点,村里但凡上了年纪的老人,都能如数家珍,可如今这些珍宝却显得有些落寞。

      53岁的徐慧仙在16间头里长大,在她的记忆中,曾经的窗框雕刻着各式人物,房梁上的雕花复杂精细。“文化大革命的时候,窗框上雕刻的狮子、鹿眼睛都被撬了下来,足足装了一木桶。后来那些窗框也没了。”2004年,16间头被挂上了“市级文保点”的牌子,但让徐慧仙惋惜的是,老房子如今白蚁肆虐,已岌岌可危。

      “你看这些房子,都被白蚁蛀空了,每天都会掉下很多木屑,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塌了。”徐慧仙指着一些随处可见密密麻麻虫孔的木制窗户和梁柱说。记者发现,有些柱子已经开了洞,窗台上也堆着一层白蚁咬下来的木屑。几处被蛀空的梁柱,用几根木桩顶着。

      这两年一到白蚁生长季,徐慧仙家就白蚁乱飞。而其他古建筑,也有同样的问题。“花厅里的几根大柱子被蛀空了,只能整根换掉。”88岁的房主徐至淑说。

      户主拿不出钱,村里资金有限,不少文保点遭遇无人修缮的困境

      记者了解到,在金华地区,市级文保点有1110处,包括市本级222处,其中金东区有110处。因为是市级文保点,破损的老房子卖不得,动不得,住在里面还随时有危险。徐慧仙碰到的困难,不少文保点也正在经历。

      金华市赤松镇黄泥垅村的永瑞堂,属于明清时期的建筑,有700多年的历史。如今,古宅的外墙上有醒目的提示牌:“此处危险,行人注意安全。”房屋正门有1厘米左右的裂缝,大门右上角开了一个直径50厘米的大窟窿,露出了已经发霉的木质结构。而屋里更是杂草丛生,房梁或发霉或已被虫蛀空,只能用拳头粗的木棍勉强支撑。

      同样,金华市金东区鞋塘办事处前楼下村戏台、雍德塘,岭下镇后溪村的汤氏宗祠等诸多古建筑,都面临失修的尴尬。

      “这样的老房子,很有纪念意义。我们自己平时都好好保护,不会乱动一根柱子,但现在到了要维修的时候,这些雕花都要专业的人来修缮,花费肯定不小。”徐慧仙坦言,让他们拿出几万元甚至10多万元来修缮,对于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他们而言,显然不现实。

      “村集体经济毕竟有限,只能进行简单维护,若需大修,村里实在无力承受,还是需要上级部门的支持。”长塘徐村村支书徐根孝告诉记者。

      文物部门:谁使用谁维修,维修后,会给予一定奖金

      对于这些亟待拯救的古建筑,文物部门有哪些应对措施?“每个季度,文物部门都会对一些文保点进行检查,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,专业人员会进行处理。”金华市文物稽查大队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介绍,由于市级文保点分布广,管理比较麻烦,“除了省级以上和像邵飘萍故居这种一环内的文保点我们自己管理外,其他的则由金东区、婺城区各自管理。”

      对此,金东区文物稽查大队一名姓俞的工作人员解释,按照《文物保护法》相关规定,文物属于“谁使用谁维修”。“如果要灭白蚁,只要找白蚁防治站就可以,费用则需要户主承担。”该工作人员说。

     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,房子需要大修缮,文物稽查大队也会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。如果维修费用比较高,文物部门也会给予一定的奖金作为鼓励。

      “区里每年文物保护可支配的资金只有20万元左右,去年靠这些资金修缮了23处文物保护建筑,今年安排了20处,平摊到每处的资金只有1万元左右。”金东区文化市场执法大队负责人黄亮也表示,文保建筑的修缮,需要靠户主、村集体、当地政府以及社会爱心人士共同的力量。

      他山之石:浙江义乌这样修复培德堂

      位于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田心四村的“培德堂”,已有170多年历史,老宅匾额“培德堂”三字还是清代名臣林则徐亲笔所题。早在1981年就被当时义乌县政府认定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保单位。

      2012年,“培德堂”也面临修缮难题。当年6月由于连日大雨,有170年历史的“培德堂”后厅五米长的横梁突然砸了下来,差点砸中仍在房内居住的78岁老太太。经过多方努力,一个月后,“培德堂”启动修缮工程。整个项目需资金250万元左右,村里负担20%,其余则由义乌市统一拨款,整体工程修缮完成后,进行了省级文保单位的申报。




新闻来源:中国文化报